燃燒的愛情:梵谷的生死與愛戀 暢銷書籍推薦



燃燒的愛情:梵谷的生死與愛戀



燃燒的愛情:梵谷的生死與愛戀 評價

網友滿意度:

前一陣子去書展看到很多書都很想買~~~~~

但那天居然忘記帶錢包出門 > <

整個非常的失落!!!!因為就是要去書展買書呀....

我真的很喜歡看書~日常沒事最大的休閒就是看書

從文學類到旅遊類等等什麼都看

所以買書是我的一大樂趣之一~~~~

最近朋友們都在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!!!!

就是 燃燒的愛情:梵谷的生死與愛戀

是年度排行榜書籍耶!!!

我力馬上博客來購買~~~~~~

博客來時常有打折優惠 買書真得比較優惠唷~~~~

推薦給跟我一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壓 :)

博客來傳送門順便一起給你囉~~~~~~

(●’ω`●)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


燃燒的愛情:梵谷的生死與愛戀



本週熱銷商品:

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

消防工程實務-統包工程專案管理







消防法概要







商品訊息功能:

商品訊息描述:

沒有愛,人生不值得活!
世人因他的瘋狂而清醒,愛情是他最忠貞的信仰
躁鬱的天才文生.梵谷,沉睡百年的死亡之謎


此刻我感覺比去年更加平靜,腦中的喧騰與憂慮也已獲得緩解。
事實上,我總是深信,回顧過往的一切能讓我擁有眼下的平靜。
但我現在,似乎擁有太多平靜了。


這是文生.梵谷寫給母親的最後一封信。
一八九○年的文生.梵谷,人生走到最美好的一年。
歷經與許多女子的愛戀,跟好友兼精神導師高更的絕裂,
梵谷成功擺脫幽暗的精神病院,來到風光燦亮的法國小鎮奧維。

知己般的醫生嘉舍、最忠實的弟弟西奧,還有與弟妹喬安娜的相知相惜,滿滿的愛把梵谷創作的質與量雙雙帶上高峰。

但午後一聲槍響,一切突然畫下句點,梵谷之死成為謎團。
他的一生因藝術放光,也因藝術燃燒殆盡。

透過檢閱文生.梵谷的親筆書信,澄清過往關於梵谷之死的諸多猜想與論斷。

信件字裡行間所流露的真性情,不僅僅表達了梵谷對愛情的希求渴盼與失落,更為他漸入癡狂的黑暗旅途注入一絲光亮 ---這些書信暗藏了梵谷選擇在一個美好夏日的午後,以槍聲擾亂盤旋高空歌唱的雲雀,關於他死亡之謎的解答。

※隨書收錄14頁梵谷畫作以及梵谷家族照片※

我無法離愛而生,離開女人而活。
文生.梵谷 Vincent van Gogh傳奇的一生

1853年 / 3月30日出生於荷蘭的津德爾特,以一年前同天出生不幸胎死腹中哥哥的名字命名為文生。

1857年 / 弟弟西奧出生。文生一直到死前都與這個弟弟維持緊密的兄弟情誼。

1869年 / 在畫廊古匹爾公司海牙分行擔任雇員,與年輕的經理戴斯提格及其家人建立深厚友誼。

1873年 / 晉升至古匹爾公司倫敦分行任業務員,前途一片光明。向房東女兒尤金妮.羅瓦耶示愛遭拒,性格丕變,經常繃著一張臉與畫廊的顧客爭論。

1875年 / 調派到巴黎分行任職,公司高層希望他的態度能有所好轉。和英國的同事哈利.葛拉威爾建立深厚的友誼。

1876年 / 終因好辯性格與個人宗教狂熱遭古匹爾公司解職,隨後轉往英國,在拉姆斯蓋特某所男校以無給職方式授課,接著轉往艾沃斯某間學校教授宗教學。

1877年 / 在荷蘭多德勒克的書店工作。因批評顧客選書不當,以及對宗教狂熱到幾近瘋狂而遭解職,後轉往阿姆斯特丹研讀神學。

1878年 / 在神學考試中名落孫山,至比利時伯雷那琪礦區任教會工作。

1879年 / 因個人乖張的行為和被控煽動工人爭取權益,而遭教會解職。

1880年 / 開始創作素描與油畫,常在灰黑的大石頭上創作。後轉往布魯塞爾研讀藝術課程。

1881年 / 回埃頓與父母同住並繼續作畫。在此期間,愛上他的嫡表姊凱,向其示愛但遭拒,轉向另一個不知名的妓女身上尋求慰藉。

1882年 / 搬到海牙,與窮苦、有孕在身、嗜酒的妓女西嬿相識。

1883年 / 結束和西嬿的關係,遷居德倫特省。接著搬至努恩再度與父母同住。

1885年 / 創作著名的〈食薯者〉。和瑪嘉麗塔.貝潔曼(瑪歌)發生關係,瑪歌後以自殺終結生命。之後,文生莫名地被指控為年輕女子絲媞恩(〈食薯者〉左邊數來第二人的模特兒)私生子的父親。同時間他的父親過世,文生離開努恩。

1886年 / 在安特衛普上藝術課程,因在藝術觀上與老師產生嚴重分歧而退學,隨後搬到巴黎,與弟弟西奧在蒙馬特同住,繼續其藝術上的專業訓練。與當時最大宗的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畫家為友,特別是與高更的往來。在印象派的浸濡底下,文生畫作的色彩變得亮眼許多。

1888年 / 和高更一起搬到法國南部的阿爾。兩人不斷地為了藝術的手法大起爭執;12月23日,高更在盛怒之下甩門離去,文生則以剃刀威脅他,接著便割下自己的耳朵,並將那只耳朵帶到當地妓院,在某名妓女面前展示。此時的文生,精神已徹底崩潰。

1889年 / 進入聖瑞米的聖保羅精神病院,高更的離去帶給他的精神創傷仍隱隱作痛。西奧告知文生自己的妻子喬有了身孕;若是個男孩,就以「文生」命名。

1890年 / 不顧醫生的反對,前往巴黎探訪喬和新生的姪兒。爾後遷居奧維並獲得嘉舍醫生的悉心照料。後因愛上醫生的女兒與嘉舍醫生有所衝突,加上認為自己是西奧的一大重擔,7月27日傍晚,文生在奧維的麥田邊自盡。7月30日拂曉前與世長辭,得年37歲。

作者簡介

戴瑞克.菲爾Derek Fell

作家、自然攝影藝術家,出生於英國,在英國受教育。曾任休斯柏瑞報系(Shrewsbury Chronicle)記者、公關公司業務經理等職,爾後遷居美國。

在美國最大郵購種子公司博琵種子(Burpee Seeds)任編目經理期間,菲爾編輯一套龐大的植物和花園攝影全集,並在世界各地出版,園藝專題文章見諸《建築文摘》(Architectural Digest),著有《雷諾瓦花園》(Renoir's Garden)、《印象派花園》(The Impressionist Garden)、《莫內花園之謎》(Secret's of Monet's Garden)、《梵谷花園》(Van Gogh's Gardens)、《塞尚花園》(Cezanne's Garden)。掛曆作品《莫內花園》(Monet's Garden)、海報〈莫內的橋〉(Monet's Bridge)被選入吉維尼(Giverny)莫內博物館展售。菲爾曾任美國福特總統的白宮園藝顧問,並在史密森尼博物館(Smithsonian Institution)、巴恩斯基金會(Barnes Foundation)與費城美術館(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)教授印象派畫課程。

菲爾的著作、掛曆作品超過百項。他和妻子卡洛琳育有三名子女,現居賓州巴克斯郡(Bucks County)的塞得瑞吉農莊(Cedaridge Farm)。

譯者簡介

謝雅文

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所、國立清華大學外語系語言組、文藻外語學院英文系畢業。熱愛閱讀,愛情文藝、奇幻歷險、勵志療癒、貓狗寵物有關的書全都來者不拒,非文學小說類也興趣多多。近期譯作有《美麗的小錯誤》、《宿主》等。

譚家瑜

台灣大學歷史系、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系畢業,曾任職於《天下》、《遠見》雜誌,現為專職譯者兼《哈佛商業評論》中文版特約翻譯。譯作包括《醫院裡的哲學家》、《心態,決定幸福》等數十本。

楊彝安

台灣大學政治系學士,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,目前為專職口筆譯員與大專講師。譯作有《機器人咬人》、《莫妮卡的芒果雨》、《未來一百年大預測》(合譯)等書。

又蘭達

夢想有天能到西藏阿里找尋夢裡的天堂,隱居九寨溝,來自台東卑南南王村的孩子。個性極端矛盾,喜歡閱讀,寫點東西;迷戀中國藝術繪畫,耳朵偏好英搖金屬龐克;在不同人身上找尋生命的靈感,對身為中華兒女感到十分自傲。

商品訊息簡述:

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

發表留言